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提升人体免疫力。下列有关亚硒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A. 亚硒酸钠属于氧化物

B. 亚硒酸钠由钠、硒、氧三种原子构成

C. 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4

D. 亚硒酸钠中钠、硒、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B. 块状药品掉在实验桌上,用手将它放回原试剂瓶

C.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浓酸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浓NaOH溶液擦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业水平考试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闹钟是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如图是一款常见的闹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闹钟外壳使用不锈钢材质,其优点是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生活中的―种防锈方法___________。

(4)闹钟用过的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来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大小,他们将一块铝片和一块相同质量的锌粒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开始时锌粒产生的气体更快,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排在锌的前面,应该铝更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了“金属活动性、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锌比铝产生气体快?

【猜想与假设】猜想1:锌与铝表面的氧化物;猜想2:酸的种类;猜想3:温度

【实验探究】

(1)按题中开始时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锌、铝的金属活动性是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表面积相同的锌、铝,分别放入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中

锌产生气体快,铝刚开始反应比锌慢,后逐渐快起来

猜想1 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做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必要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面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拓展】再写一种影响铝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与以上题中提到的影响因素不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 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作为氧化剂,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R=== 4H2O+2CO2+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的化学式是C2H8N2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实验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产生下列现象的不当操作的原因:

(1)水槽中的水染成紫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铁丝在氧中燃烧实验时炸裂了集气瓶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只需答出二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有:①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药品加热;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操作顺序( )

A. ①②③⑤④⑥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①②③⑤⑥④ D. ②①③⑤⑥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大于10mL B. 小于10ml C. 等于10mL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题型:信息分析题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