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们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 。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 。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氢氧化钠体积(ml)

0

2

4

5

6

7

8

9

10

温度(℃)

20

20.5

24

24. 8

25.2

24.3

23.6

21

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体积是 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反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

方法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海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66.7% B.50% C.33.3%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用氯化钠制取纯碱

C.铁矿石炼铁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1)作干电池电极的非金属单质是 (填名称)。

(2)因具可燃性常作气体燃料的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

(3)某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CO2是优良灭火剂, CO2能灭火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①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种溶质

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③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

D.④用水吸收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 B.硫酸钾KSO4

C.碳酸钠NaCO3 D.氯化钙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的眼睛看世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1)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CO2与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反应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

(1)小魔术“吹气生火”的表演过程: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之后棉花就燃烧起来。“吹气”能使棉花燃烧起来的原因是 (填编号)。

A.使温度达到棉花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B.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C.增加了可燃物

D.降低了棉花的着火点

(2)做饭时,燃气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火焰,锅底出现黑色说明 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

(3)某种即热饭盒内部结构如右图所示。需要加热食物时,让盒内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即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