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上述操作中没发生任何变化

B. 这两个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 此技术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再分

D. 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原子操纵的阶段

【答案】BD

【解析】

A、用探针把硅原子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组成“中国”这两个汉字,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的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发生了物理变化A错误;B、这两个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故B正确;C、此技术没发生化学变化,所以不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再分C错误;D、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原子操纵的阶段,故D正确。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1)碳酸氢铵受热“失踪”:___________,所以碳酸氢铵应该___________保存。

(2)澄清石灰水久置在空气中会产生白色不溶物:______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利用该反应可以用于制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用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处理,如图是两种除硫工艺中主要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若每1000g CaOH2NaOH的市场价格分别按0.36元、2.90元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

B.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C. “双碱法中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D. 处理相同的SO2钠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蜡烛逐渐熄灭

C. 铜片有有划痕

D. 冷却后粗铜丝b端会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田园中学社团开放日,化学社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下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__,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E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4)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5)同学用图中A、F、G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相关性质.F装置中现象是________;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钠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见右图),缓慢倒入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的性质.

.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按右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一段时间后,在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小木条复燃”说明了反应产生了________.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MnO2后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MnO2的化学性质不变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C. 产生的气体高温时能与磷、硫等发生氧化反应

D. 如果用如图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a3(PO4)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3+31+16×4×2=279

B. KClO3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16

C.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为2×40+(16+1)×2=114

D. 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5.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到实验室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将其置于天平左盘中称量,然后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这一现象是否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左盘,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同时氢氧化钠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____(填“是”或“否”)。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