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主要含铁粉、炭粉、氯化钠、水等物质.
【探究一】验证暖宝宝的主要成份.
(1)小明取适量暖宝宝成分物质加足量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剩余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填“会”或“不会”)
(2)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呢?
原来,暖宝宝中的铁粉在氧气、水的作用下能发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
 

【探究二】“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什么作用呢?为此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按如图所示装配成A、B、C、三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时间(小时)00.51.01.52.02.53.0
A瓶(盛干燥铁丝)0000000
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00.41.23.45.67.6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0000.30.82.03.5
(3)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小烧杯号)
 

(4)上述实验中水面为什么上升
 

(5)你认为“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的作用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铁比较活泼,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灼烧时,炭粉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大小;
(4)铁生锈时消耗瓶中中的氧气,会导致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导管,并且在导管中形成水柱;
(5)由表中数据可知,干燥的铁丝不生锈,沾了清水的铁丝和沾了食盐水的铁丝都容易生锈,但是生锈速率不同,沾了食盐水的铁丝生锈速率较快.
解答:解:(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取剩余的残渣灼烧时,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时,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故填:Fe+H2SO4═FeSO4+H2↑;会.
(2)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例如可以利用天然气做饭.
故填:利用天然气做饭.
(3)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越高、越快,说明铁丝生锈的速率越彻底、越快,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沾了食盐水的铁丝生锈最快,沾了清水的铁丝生锈速率较快,干燥的铁丝生锈速率最慢,几乎不生锈.
故填:BCA.
(4)因为铁丝生锈时消耗瓶中的氧气,瓶中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面会上升.
故填:铁丝生锈时消耗瓶中的氧气,瓶中压强减小.
(5)“暖宝宝”中的氯化钠起的作用是加快铁的生锈速率.
故填:加快铁的生锈速率.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阿伏伽德罗
C、门捷列夫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两种无色液体,请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加以鉴别(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
 
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
 
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 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
 

(3)判断A装置产生的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的试液或用品是
 

①酚酞试液           ②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④以上三者均可
(4)B装置中使用过的浓硫酸稀释后,还可以用作它用,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后向烧杯中倒入的物质是
 

(5)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其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若要配制19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利用上述配制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反应,理论上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如何鉴别三瓶气体.按要求写出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原子核电荷数为
 
,核外共有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该原子与氯反应时,每个原子失去
 
电子,成为
 
(阴、阳)离子;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说明下列微粒中,数字“3”的含意:
(1)3H
 
 
(2)3O2-
 

(3)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该同学用此装置测定的氧气组成<21%.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写2条):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两种: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