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①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③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__(选填溶解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没有气泡冒出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进行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__气体。如何检验这种气体_______(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_______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

【答案】2HCl+Mg=MgCl2+H2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溶解 氯化氢(HCl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 宜少

【解析】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猜想假设]①碳酸镁(MgCO3)中含有碳元素,而所有反应物中并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碳元素,故灰白色沉淀不可能为碳酸镁。

故填: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③氧化镁和镁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镁,在反应过程中,当稀盐酸的量不足时,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另外,根据[实验探究1]中的第②步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结论是小彤猜想错误可知,小彤猜想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

故填: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操作①是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即灰白色沉淀不是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若上层清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则加入的氯化镁不能再溶解,小宇猜想正确,但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故上层清液不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故加入的氯化镁溶解。

故填:溶解。

[实验探究2]根据资料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可知,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HCl气体,资料中说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检验HCl气体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

故填:氯化氢(HCl);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

[反思拓展]1)根据题干信息: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故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宜少。

故填:宜少。

2)铁片放入稀硫酸中能看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片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片放入稀硫酸酸中无明显现象,铜片不与稀硫酸反应,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故填: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宝宝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利用其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铁+氧气+氢氧化亚铁,该过程放热。

(进行实验)验证暖宝宝中含有铁粉。甲同学打开一袋暖宝宝,将其中粉末倒入烧杯中,用磁铁与之充分接触,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证明暖宝宝中确实含有铁粉。

(现象与讨论)乙同学无意中将吸出的铁粉撒在了酒精灯火焰上,意外地发现铁粉燃烧,火星四射。该小组同学对此现象展开讨论: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这是因为_____

②假设铁粉在空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实验回顾)

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减小,量筒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可以根据量筒中水的变化,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1)图2是铁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主要成分为碳)会加速铁在氧气中反应的速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过程)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表达与交流)

1)根据表内数据计算,实验改进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

(实验改进2)丁同学设想用图1装置,换用暖宝宝中的物质代替红磷将其燃烧,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消失,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了需要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__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酚酞 B CuO C Na2CO3 D 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未给出)。已知B是黑色粉末,D能供动植物呼吸,氧化物F是空气的污染性气体之一(其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1),反应的条件是通电。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名称:A_____D_____ E_____

2)写出反应的表示式(均用化学式表示)

反应_____

反应_____

反应_____

反应_____

反应_____

3)反应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B物质在反应①④中起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D中的x=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填序号),处在同一周期的元素名称是____

AB两种粒子的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一个丙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②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③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D四位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ABCD四位同学都分别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称量和观察.

1A同学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

2B同学的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向_____(填“左”“右”)偏.请你帮助B同学改进他的装置,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不能换盐酸与碳酸钠)_____

3C同学认为他的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4D同学称取镁条的质量为10g,实验结束后称取石棉网上的氧化镁质量也为10gD同学认为由此可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你认为D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属于_____(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催化剂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A(氨气)与B反应生成C(一氧化氮)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 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 生成物中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B_____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_____

3)若用A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液体为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4)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5)已知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