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 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

②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 1:取质量比 111 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

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 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 12 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处罩金属网的作用:_____

(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一般试管口要向_____倾斜,但在实验 12 中试管却可以 垂直向上放置,这是因为_____

(3)实验 12 中,证明产生了 CO2 的现象是_____

(4)实验 2 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 2 没有进行质量比为 114 的实验,理由是_____

(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所需试剂是_____

(7)实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本题是从_____的设计和_____的控制两个方面的改进来达到实验效果的最优化。

【答案】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让火焰集中在药品处,温度迅速升高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稀硫酸 实验方案 实验条件

【解析】

(1)酒精灯的火焰上加有金属网罩可使火焰集中加热提高火焰的温度;

(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一般试管口要向下倾斜,在实验 12 中试管垂直向上放置,这是为了使火焰集中在药品处,温度迅速升高;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根据实验2提供的数据以及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5)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是因为当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6)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没有氧化亚铜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故所需试剂是稀硫酸;

(7)实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本题是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两个方面的改进来达到实验效果的最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铱(Ir)等贵金属,现有六种含铱元素的物质:Ir2O3IrO2IrOH3IrOH4IrCl3IrCl4,请回答下列问题:

1Ir2O3读作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IrCl4属于______(填选项);

a.氧化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2IrO2可在如热条件下被H2还原得到Ir,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Ir______构成(选填原子分子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杂是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O2

通过灼热的碳层

B

FeSO4

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

CO2

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可燃物名称

蜡烛

木炭

棉花

红磷

白磷

最低氧含量/%

16

14

8

8.8

3.2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______。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__(不定项选择)

A.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3)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

(4)已知当氧气浓度为10%﹣14%时,人仍有意识,但会出现判断失误,且本身不察觉。当氧气浓度为6%﹣8%时,人会呼吸停止,并在68分钟内死亡。所以为进入某储藏蔬菜的地窖,一般都会进行灯火实验,结合数据分析使用蜡烛做灯火实验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久前有人包厢聚餐吃火锅,导致六人一 氧化碳中毒。通过了解,他们使用两个炭火锅,在狭小通风不良的包厢聚餐了 1.5 小时后先后而 中毒。如图是此次中毒人员在高压氧舱进行急救。

(1)一氧化碳中毒俗称_____中毒,中毒生 理机理是血液中的_____ CO 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2)请写出上述中毒事件中 CO 产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产生较多的 CO 存在的客观因素是_____(从包厢的建筑结构 特点作答)

(3)为了避免 CO 中毒,在使用以含有碳元素的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热水器时除了要注 意通风透气外,还有要注意什么安全事项?请你任答一点注意事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面粉爆炸是_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

2)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3)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4)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碘的核电荷数是53

B. 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 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足量)与试管中的固体(足量)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有气球明显胀大的现象,请写出两个符合图中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

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