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鞍山)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都可以用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小刚同学选用甲装置来进行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W形管的左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小刚观察到W形管右边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3)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W管右端的气球鼓起来了,实验结束冷却到室温后,气球依然鼓着,他经过探究发现气球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小刚查阅资料得知:木炭和氧化铜高温时也可以反应产生铜和一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uO
 高温 
.
 
Cu+CO↑
C+CuO
 高温 
.
 
Cu+CO↑
;该实验事实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时,因为
反应物的量(或反应物的质量)
反应物的量(或反应物的质量)
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生成物.
(4)甲乙两种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之一是
环保、节约药品(合理都可)
环保、节约药品(合理都可)
分析:(1)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方程式;
(3)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实验事实可知,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4)据装置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解答:解:(1)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好氧化铜均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物质,所以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3)木炭和氧化铜高温时也可以反应产生铜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CuO
 高温 
.
 
Cu+CO↑;据实验事实可知,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4)甲乙两种装置相比,可知甲装置所用药品的量少,节约药品,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反应,甲用气球回收,环保,防止了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而乙装置中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环保;
故答案为:(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Ca(OH)2+CO2═CaCO3↓+H2O;
(3)CuO+C
高温
.
.
Cu+CO
;反应物的量(或反应物的质量);
(4)环保、节约药品(合理都可).
点评: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原理,并能据装置特点正确分析其优越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鞍山)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1)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68
68
g,此时85gA的饱和溶液中含A
34.4
34.4
g;
(2)70℃时,在50g水中放入30gB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3.3%
33.3%

(3)若要从A的溶液中析出A物质,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理由是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或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或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鞍山二模)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如医疗上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农业上可施用于缺铁性土壤等.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工业废铁屑为原料,设计了如下两种制取硫酸亚铁的方案:
①Fe+H2SO4=FeSO4+H2
②2FeO+4H2SO4Fe2(SO43+SO2↑+4H2O,Fe+Fe2(SO43=3FeSO4
(1)实验过程中,判断方案①中反应已停止的依据是______.
(2)同学们一致认为方案①好,并指出了方案②的三个不足之处,如下表,请你分析同学找出每个不足之处的依据.
不足之处不足的理由
操作麻烦
不环保
原料不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鞍山二模)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写一条即可)
(2)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的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
(3)若要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①降温②升温③加溶质④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镇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鞍山二模)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写一条即可)
(2)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的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
(3)若要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①降温②升温③加溶质④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