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加入镁和锌
A.A、B.B、C.C、D.D、

分析 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反应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发生了改变.
C、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考虑;
D、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进行判断;

解答 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象应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增大,完全分解后不变,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由于进入溶液的铜的相对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银的相对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减少,反应完毕,溶液质量不变了,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金属铁、铝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导热性.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干燥,缺少水分.
(3)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b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e点所得固体的成分则为Cu(NO32、Zn(NO32、Ag、Cu(填写化学式).
(5)Zn、Mg、Al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原因是B(填序号).
A.放入的 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盐酸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C.放入盐酸的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D.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高温煅烧木炭和氧化铜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苏打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小婷同学和小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人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小婷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小锐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①小婷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小婷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人瓶内
③小锐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小锐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氧化铟锡是制作触摸屏的重要材料,氧化铟(In2O3)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
A.0B.+2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反应②所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等(合理即可);
(4)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树木、火草,各种物质有着自己的性质,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和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⑦(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④⑥⑧,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②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⑩
①铜器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瓷碗破碎  ④水通电分解 ⑤米饭变馊  ⑥烘烤食物  ⑦沙子变成了沙雕    ⑧化石燃料的形成    ⑨汽油易挥发    ⑩铁器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风吹草动C.玉石摔碎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