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答案】C

【解析】

解: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4g=1.6g,等于该物质的质量,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4g=3:1,故选项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故选项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相应信息: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研究的对象是集气瓶中水面以上的空气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D.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

(1)青蒿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若有青蒿素14.1g,含有氧元素质量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所学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向瓶内加入80℃左右的热水刚好没过燃烧匙中的白磷;②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发生燃烧。

①白磷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Ⅰ. 将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Ⅲ. 打开K

Ⅰ. 将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稀盐酸

Ⅱ.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Ⅲ. 打开K

①实验1中,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中,S前面的“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右下角的“4”表示______________;S上方的“+6”表示________;O右上方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本三次利用磷的燃烧实验以达到不同的实验目的(如图所示)

(1)三组实验中哪些实验要求红磷(或白磷)过量,请指出来,并说明要求过量的理由.答:实验______(填编号),理由_______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B成功的关键因素你认为应该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水底的白磷能否换成红磷?______(答“能”或“不能”)

(4)红红同学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进行研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良实验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实验C相比该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刘星认为改良后的实验还能得出其他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应该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②步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1)分析第②步实验:与先加入的80g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继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的沉淀是_____(填名称)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