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2.2g NaClHCl 16.3%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图像可知A点时正好完全反应,故A点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因此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6g+36.5g-40.3g=2.2g;因为B点时盐酸有剩余,故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原有的氯化钠和和过量的盐酸,化学式为:NaClHCl

2)解:设6g试样中Na2CO3质量为x,同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5.3g

y=5.85g

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对应操作过程不相符的是(  )

A.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B. 高温条件下COFe2O3反应

C. 电解水实验中两极气体的体积关系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沸石分子筛能将氮气等分子吸附,是家用制氧机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按钮,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图为该制氧过程的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画出通过分子筛前后气体主要组成成分的微观示意图_____。(已知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微粒个数比)说明:用〇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欲收集一瓶上图所示的富氧空气,用于检验氧气的含量,你认为合适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一定能引起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

周期

ⅠA

ⅡA

ⅢA

2周期

3周期

X

4周期

Y

1)在化学反应中Mg原子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

3)若镓(Ga)元素与氯元素只组成一种属于盐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一中a和b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实验步骤有:固定装置装入药品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编号).若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3)利用图一中的装置也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应选择的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用图二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c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其中铁使用最为广泛。

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①写出图中A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②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_

③铁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运用如图所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乙为铝,丙为银,写出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所以乙的抗腐蚀性一定比甲强

B乙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

C丙一定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相等

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3 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古代,人们曾经把A矿石放入烈火中煅烧获得一种红色金属。如图是A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

2)你能判断出A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3D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