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酒精挥发    C.玻璃破碎  D.冰雪融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B: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③C: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2)请在如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梳理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该变化的基本类型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氧分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
从宏观上看,氢气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从微观上看水是由
水分子
水分子
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的.
请你根据上图另外再写出一条相关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4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石板坡的一幢民房发生火灾后,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火灾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先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已完成);
②用Fe2O3将CO转化并加以检测(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及装置]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则气体样品进入上述装置中的接口顺序是:e→
fcdabcd
fcdabcd
.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丙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2)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甲中药品由红变黑(或第一次通过乙石灰水不浑浊,第二次通过乙石灰水变浑浊)
甲中药品由红变黑(或第一次通过乙石灰水不浑浊,第二次通过乙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能判断出火灾现场附近的空气中含有CO.空气污染物包括:CO、可吸入颗粒物及能导致酸雨的氧化物(如
NO2或SO2
NO2或SO2
)等.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
有.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
有.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B: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③C: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氧分子
氢分子、氧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水分子
水分子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写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临沂)在某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
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填写下列有关内容:
(1)为什么生石灰能作干燥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O+H20═Ca(OH)2
CaO+H20═Ca(OH)2

(2)块状固体B的成分是什么?甲同学认为,块状固体B中有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块状固体B中有碳酸钙;丙同学认为…(丙、丁、戊等同学的猜想从略).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各自的猜想,实验结果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块状固体B中
有氢氧化钙
将块状固体B研碎后,取少量加水充分搅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块状固体B中一定有氢氧化钙
乙同学:
块状固体B中有碳酸钙
取少量块状固体B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立即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试管的口部 ①块状固体逐渐溶解并放出热量②有气泡生成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块状固体B中一定有碳酸钙
你认为甲同学的探究实验方案是否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
不严密
不严密
,原因是
CaO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不能说明滤液中的氢氧化钙
CaO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不能说明滤液中的氢氧化钙

请你写出实验现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0
Ca(OH)2+CO2═CaCO3↓+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②B: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③C:
分子不断的运动
分子不断的运动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氧分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水分子
水分子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写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