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a   ,b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3)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 的性质.

【答案】(1)铁架台;酒精灯;(2)B;;催化;(3)C;(4)比空气大.

【解析】

试题分析:(1)标号仪器分别是铁架台和酒精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O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已知U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则U的核外电子数是

A143 B92 C235 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导管、单孔塞 B. 大试管、集气瓶

C. 酒精灯、铁架台 D. 烧杯、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豆浆 C.冰水 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在pH=2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Cl B.OH-、CO32-、Ca2+

C.Na+、SO42﹣、OH D.Na+、Cu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1)甲同学发现A、B、C三种物质有如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同).已知A是常见金属,人体缺乏组成A的元素易患贫血症;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与C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A是  (填化学式,下同),C是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   ;B与C   

(2)乙同学发现X、Y、Z三种物质有如图2所示的循环转化关系“→”表示能转化.

①若X、Y、Z均为含钙化合物,X是一种常用干燥剂,Y俗称熟石灰.则X的化学式为   ,请写出Y→Z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若X是碳单质,Y、Z是含有碳元素的氧化物,X、Y、Z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Z→X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2Mg+CO22MgO+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全部是Cu全部是Cu2O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猜想 错误

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