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南京)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防止损毁电器及触电的情况判断.
C、根据灭火器和种类和适用范围判断.
D、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法正确.
B、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所以说法错误.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书籍,所以说法正确.
D、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解题时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事故的防护措施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南京)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H2O CO2 CuO O2
B CuSO4 H2SO4 HCl Fe
C NaCl Na2CO3 KNO3 NaOH
D CaO CaCO3 Ca(OH)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南京)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南京)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1)如图1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A区和B区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区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B区
C+O2
 点燃 
.
 
CO2,CO2+C
 高温 
.
 
2CO
C+O2
 点燃 
.
 
CO2,CO2+C
 高温 
.
 
2CO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
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2.
【进行实验】
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
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物质
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氧化亚铁
氧化亚铁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
全部为四氧化三铁
全部为四氧化三铁
      c.
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AB
AB

A.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南京)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仿照示例,在表格内②③④处填写(“能”或“不能”)
,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钾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盐酸  示例:①
反应
 ②
不能
不能
反应
 ③
反应
 ④
反应
 判断依据  示例:
有水生成
有水生成
 
无沉淀或无水或气体生成
无沉淀或无水或气体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干燥
干燥
剂,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某工厂化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南京二模)小徐和老师共同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探究一】酸和碱反应的探究
(1)请依据图1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变红色
变红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
复分解
复分解
的反应.
(2)小徐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
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

【探究二】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探究
(3)小徐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50g,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图2,其中纵坐标m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
二氧化碳的
二氧化碳的
质量.
②通过计算求出图中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