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参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要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中的元素含量.经测定某地农田含钾量偏低,需和土壤中施用的化肥是
 
(填序号) 
①NH4Cl      ②NH4H2PO4     ③KCl
(2)有些化肥混合使用会影响肥效.要鉴别(NH42SO4中是否混入了NH4Cl,应加入
 
(填化学式).
(3)农田施用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给土壤和环境带来破坏.某地农田长期施用NH4NO3和NH4Cl,使地下水中NH4+、NO3-和Cl-大量增加.为了防止由此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你的建议是
 
分析:(1)钾元素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
(2)银离子能与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结合化肥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对使用化肥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答:解:(1)K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全倒伏的能力,因此应向作物易倒伏的农田施用含钾元素的钾肥,故选③KCl;
(2)硫酸铵中若混入了氯化铵,由于硫酸铵中不含氯元素,而混入的氯化铵中含有Cl-,因此可采取把样品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硝酸化后的硝酸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说明混入了氯化铵,故所加入为AgNO3
(3)农田长期施用NH4NO3和NH4Cl,使地下水中NH4+、NO3-和Cl-大量增加.为了防止由此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应合理施用化肥.
故答案为:(1)③;(2)AgNO3;(3)应合理施用化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肥的分类与作用、氯离子的检验及水的污染等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8、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中的元素含量.经测定某地农田作物易倒伏,需向土壤中施用的化肥是(

①NH4Cl;②NH4H2PO4;③KCl
(2)有些化肥混和施用会影响肥效.要鉴别硫酸铵中是否混入了氯化铵,应选加入
AgNO3
.(填化学式)
(3)农田施用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给土壤和环境带来破坏.例如某些盐矿开采食盐的方法是先在地上钻孔至盐层,再把高压水打进盐层,便能得到饱和食盐水.
现有一座邻于水田与河流的采盐矿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用相邻河水作为生产用水向地下灌注,却发现得到的食盐水中多了一种对后继生产有害的杂质--铵盐.请问:
①为什么使用河水会产生杂质铵盐?
水田中过量施用了铵态化肥

②同学小钱想用学过的知识验证铵盐,他取用少量的盐水样品于试管中,再滴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却没有闻到氨味.试分析原因.
生成的少量氨气极易溶于水

③他应补充怎样的实验步骤,便能检出样品中的铵盐?
加热所得液体,闻气味

④开采过的矿井留下了硕大的封闭性好、能耐高压的穴腔.国家已将其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调峰储气库.到西气东输管道全面启用时,这个储气库的日储气量将达到6.7×108m3.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这个储气库相当于一天能储存
8.2×108
t原煤?(已知:天然气的密度为0.66 kg/m3(25℃),天然气的热值为3.9×107J/kg,原煤的热值为2.1×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化肥成分初步分析]小兵同学在家里发现一袋化肥,其标签被污损(如图所示).
他看到袋中化肥是白色晶体,用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判定化肥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写在右边标签中),由此他想到施用该化肥时应注意
精英家教网
黄金肥王
化学式:___________
[化肥成分的进一步测定]小兵对标签上的含量标注产生了怀疑,于是他重新设计实验:取该化肥样品8g与足量熟石灰(杂质不参加反应)混合加热后将生成的氨气干燥后用足量的稀硫酸吸收,稀硫酸质量增加了1.7g,根据计算发现原来化肥标签上的标注有“猫腻”,请根据计算结果重新填写标签上的标注.
[拓展和迁移]小兵又想到能否用该化肥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查阅资料发现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遇到HCl气体,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这两种气体化合形成的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带着极大的兴趣,小兵想先制取干燥的氨气,然后利用它来探究与HCl气体的反应.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精英家教网
注: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图1中的B和C装置还不完善,有待于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和补充),D装置的试管内有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剩余氨气,防止其进入空气,造成污染;碱石灰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1)请写出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参与小组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制取一烧瓶干燥的氨气 ①按图1装配仪器和试剂,其中图1方框内的B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____(填序号)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选择另一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C装置的烧瓶内画出连接止水夹K1和K3的导管长度情况的示意图.
②打开止水夹K1和K3,关闭止水夹K2,点燃酒精灯加热,当出现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C中气体已收满,停止加热,并关闭止水夹K1和K3.装置E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氨气与HCl气体的反应 ③打开止水夹K2,一段时间后,除了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一现象外,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4、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化学肥料的普遍使用大幅度地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1)某农民向经检测的土壤中施用NH4Cl,这是因为该土壤中主要缺乏
元素.
(2)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D经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判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NH4Cl
、B
NH4HCO3
、D
Ca(OH)2

其中A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9、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标志着化学肥料的诞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应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测定大面积农田土壤中的元素含量.经测定某地农田作物易倒伏,需向土壤中施用的化肥是

①NH4Cl; ②NH4H2PO4;③KCl
(2)有些化肥混和施用会影响肥效.要鉴别硫酸铵中是否混入了氯化铵,应选加入
AgNO3
.(填化学式)
(3)农田施用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给土壤和环境带来破坏.例如某些盐矿开采食盐的方法是先在地上钻孔至盐层,再把高压水打进盐层,便能得到饱和食盐水.
现有一座邻于水田与河流的采盐矿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用相邻河水作为生产用水向地下灌注,却发现得到的食盐水中多了一种对后继生产有害的杂质--铵盐.请问:
①为什么使用河水会产生杂质铵盐?
水田中过量施用了铵态氮肥

②同学小钱想用学过的知识验证铵盐,他取用少量的盐水样品于试管中,再滴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却没有闻到氨味.试分析原因.
生成的少量氨气极易溶于水

③他应补充怎样的实验步骤,便能检出样品中的铵盐?
加热所得液体,闻气味

④开采过的矿井留下了硕大的封闭性好、能耐高压的穴腔.国家已将其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调峰储气库.到西气东输管道全面启用时,这个储气库的日储气量将达到6.7×108m3.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这个储气库相当于一天能储存
8.2×108
t原煤?(已知:天然气的密度为0.66kg/m3(25℃),天然气的热值为3.9×107J/kg,原煤的热值为2.1×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