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为防止老车人发生骨质疏松,可补充一定量的___________。(填“钙”、“碘”或“钠”)元素。

2)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一般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的pH_______(填“<”、

=”或“>”)7。打开装食醋的瓶盖,会闻到酸味,从微观角度解释为_________。将白醋与捣碎的鸡蛋壳混合,发现有少量气泡产生且鸡蛋壳逐渐减少,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2月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新型塑料聚氟乙烯膜[C2H2F2]n,它美观耐用,该材料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________性;C60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5)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世界领先,将可燃冰进行二次能源开发意义重大。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Ca 分子在不断运动 化学 有机合成材料 吸附 单质 CH4+H2OCO+3H2

【解析】

1)为防止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可补充一定量的钙元素;

2)食醋呈酸性,pH7,打开装食醋的瓶盖,会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不断的运动。将白醋与捣碎的鸡蛋壳混合,发现有少量气泡产生且鸡蛋壳逐渐减少,该变化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3)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塑料聚氟乙烯膜[C2H2F2]n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吸附性;C60属于单质;

5)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

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混合物)。

2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

3)图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由图所示书写化学方程式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填标号)。

A 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

C 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X的化学式是NaHSO4D. 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异味;

③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2)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②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1)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100℃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从物质结构的观点说明该物质具有可燃性的原因是_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在制备物质时,根据所制物质的组成成分选择原料,要考虑原料中能否提供产品所需的成分,且能够转化到产品中。如利用海水中的NaCl制纯碱(Na2CO3)的过程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有______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若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廉价原料是______(填俗称)。

3)已知由Cu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______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_____(填名称),可以帮助消化。

3)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填“元素”或“原子”)。

4)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

5)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6)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T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Tm的判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原子的质子数为69

属于金属元素

原子的中子数为69

相对原子质量为16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 的溶解度比X 的溶解度大

B. 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0%

C. 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Y

D. t2时,若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请将如图F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5)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

6)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请设计实验,检验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7)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为0.001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2O2CO2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Na2O2的质量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