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

(2)把t2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____________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3分)(1)相同;(2)乙;(3)降温结晶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把t2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时会结晶析出,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物质,提纯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含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

(1)请写出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3)装置C和D的连接顺序颠倒,会影响实验操作,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C、D的质量均增加,其中装置C增加了3.6g,装置D增加了3.3g.假设加热时“合成气”在装置B中反应完全,则可推断出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 (写化学式).

(5)装置A与E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青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

(1)图E是稀释浓硫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B.水蒸发,分子间隙增大

C.氯化钠晶体有分子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延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稼合金制备氧气的新门艺.稼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1 B.39 C.70 D.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现象的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