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泸县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方程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实验现象为“瓶吞鸡蛋”.于是小明认为上述的实验方案可行的.但是小雯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是压强减小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是压强减小

(3)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
向(2)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向(2)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分析:(1)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是压强减小,鸡蛋进入瓶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必须证明在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可以结合碳酸钠的性质来完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是压强减小,鸡蛋进入瓶中;
(3)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必须证明在溶液中存在碳酸钠,所以可以向(2)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1)Ca(OH)2+CO2=CaCO3↓+H2O;
(2)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是压强减小;
(3)向(2)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体,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铁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泸县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泸县一模)生活中的常见液体PH值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选项 1 2 3 4
物质 玉米粥 橙汁 漂白液 肥皂水
pH 6.8 3.5 12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泸县一模)请回答家庭生活中的问题:
(1)除去水壶内的水垢可选
(填序号)①食盐  ②白酒  ③食醋
(2)家里炒菜是油锅起火,最好的方法是
用锅盖盖灭(方法正确均可)
用锅盖盖灭(方法正确均可)

(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只要是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这种干燥剂长期放置会逐渐失效,若将其投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投入无色酚酞试液则无明显变化,证明这种干燥剂已变为
碳酸钙
碳酸钙
 (填化学式或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泸县一模)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儿发现卟啉铁(C12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1)卟啉铁中含有
6
6
种元素,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
12
12
个碳原子.
(2)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食物里含有丰富的铁,如每100g猪肝中约含有25mg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B
B
  (填序号   A、铁原子   B、铁元素  C、铁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泸县一模)2009年“甲流感”在世界多个国家传播,预防甲流感途径之一是对环境进行消毒.漂白粉是一中常见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钙.氯、氧的质量比为
40:71:32
40:71:32
,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9.7%
49.7%
   (精确到0.1%)
(2)工业上用氯气(Cl2)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H2O,若要制取14.3Kg的Ca(ClO)2至少需要消耗氯气多少Kg(请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