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粗盐C.生铁D.熟石灰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 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粗盐中有氯化钠、泥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生铁中有碳、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由氮元素、氧元素组成
C.大雨过后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D.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是CuO.G物质的化学式是H2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Fe+CuCl2=FeCl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蜡烛融化  B.铁生锈     C.酒精燃烧  D.农家肥的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中的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对于A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②④.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红磷取少量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用木炭代替红磷
(2)B实验集气瓶中留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C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试管1中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能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5)E实验若出现错误操作,产生的后果是酸液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金属腐蚀的探究实验中部分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中铁钉的质量都增加B.试管中铁钉都被腐蚀
C.图B、图C中铁钉腐蚀严重D.试管中铁钉在液面处腐蚀最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
(已知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为验证气体A,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当点燃火柴后,为了让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中,应该对注射器进行的操作是:向外拉,若能观察到紫红色溶液变为无色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硫元素.
(2)按图1,步骤②将火柴头上的残留物研碎加水 后,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在滤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后不消失现象.
(4)该兴趣小组猜测滤渣D对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速率会产生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5次实验(见下表)
实验次序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H2O2溶液
用量/毫升
物质D
用量/克
反应温度/℃收集气体
体积/毫升
所需时间/秒
0.30508523.8
0.1520.12022.8
0.1520.22022.2
0.520.12027.4
0.305055210.5
由上表可知,实验①和⑤能证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实验②和③证明物质D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总结了一些知识如下:
(1)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2)家里洗碗时,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于水中更易洗净.
(3)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有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C12>Br2>I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