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

【答案】40 乙>甲>丙(或乙、甲、丙) 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或乙、甲、丙);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4)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 、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5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10℃时丙的溶解度,所以10℃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干冰、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写化学符号)。

③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___

A. NOO2 B. CON2 C. H2ONH3 D. N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炔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2个乙炔和5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2C2H2分子和5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CO2分子和2H2O分子

D.2g C2H25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g CO22g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请回答下列有关确定青蒿素组成的问题:

(1)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计算11.4g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_____

4)根据计算所得数据画出生成CO2的质量的曲线(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室制备气体。

(1)实验室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

______

收集较纯净O2_______

KClO3、MnO2

______

收集较干燥O2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装置C制取CO2时,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某同学想通过图一装置探究是否有HCl气体,在广口瓶中盛放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你认为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b”)进入。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将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1月,厦门地铁I号线正式开通,地铁II号线、II号线、IV号线也将陆续开通。某同学采用地铁线路图的形式,将不同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如下图(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

1)图中已知的6中物质中,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

2)通过CH4CO2的转化可以完成“I号线到II号线的换乘,请任选一转化完成换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已知“H2O→Z”发生分解反应,X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与Z相同,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若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上述转化中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方案如下:

1)甲同学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_____色,A实验的作用是_____

3)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