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丁为 B.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4:23

C. 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 D. 该反应说明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经过讨论,该小组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 :全部是NaOH; 猜想 Ⅱ :全部是Na2CO3; 猜想 Ⅲ :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样品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现象是________白色沉淀产生(选填“有”或“无”之一)。得出结论:猜想 Ⅰ 不成立。

(2)乙同学取样品,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变红色。得出结论:猜想Ⅱ不成立。你认为乙同学得出的结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称取13g该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0g 9.8% 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此时所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208.6g,pH约为1。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②所取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氢化镁(MgH2)常被作为储氢介质,它与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已知B、E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且F是一种盐酸盐。(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标出)

⑴ 写出E的化学式:

⑵ 在实验室发生A→C+D的反应条件是:

⑶ C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很多优点,试写出其中的一个优点:

⑷ 写出MgH2 + A→B+C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南京市玄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南京市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的闸线是由钢条抽成的钢丝,说明金属铁具有____________性。

(2)车架材料是铁制品,容易生锈,其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用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南京市玄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 KCl B. Na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实验室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已知二氧化碳过量时,氢氧化钠全部转化成碳酸钠后,还会发生以下反应;Na2CO3+ H2O+CO2=2NaHCO3

(1)现在实验室用含氢氧化钠4.0g的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最多能产生NaHCO3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2)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生碳酸氢钠的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有三种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5g

B. 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 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 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