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甲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                            
(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丁图所示的示意图
【得出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指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升高;2NaOH+CO2=Na2CO3+H2O;
(3)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4)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试题分析:(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加入酚酞可指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2)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可很好的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若二者不反应,则两边压强相等,液面无变化,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升高,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左端的压强减小,从而证明二者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3)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向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会观察到变浑浊或生成白色沉淀;(4)废液混合后浑浊并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滴加盐酸并没有气体生成,说明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当滴加一定量的盐酸时,又会生成气体,说明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不含氢氧化钙,因为二者不能共存,而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一定生成氯化钠,且氯化钠与其他物质不反应,则可知废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科学家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卡片] 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池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回收利用空气中的CO2,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利于减缓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改变滴管和小烧杯中的物质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

(1)若滴管甲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生石灰.将滴管甲中的水滴入烧杯丙中,可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装置恢复原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气球鼓起的原因是                        ,烧杯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烧杯丁中盛有适量锌粒,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滴入烧杯丁中,烧杯丁中有气泡生成,气球明显鼓起,则滴管乙中所装液体是        ,烧杯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滴管甲中吸有稀硫酸,滴管乙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小苏打,烧杯丁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该实验可用于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                       ,观察                       ;再                     
(4)若在丙烧杯中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将稀H2SO4通过滴管甲滴入烧杯丙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求: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反应生成Na2SO4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    ,肯定不含                      .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有一瓶敞放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想探究这瓶固体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
碳酸钠水溶液显酸性,氯化钠、氯化钙水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
猜想2:这瓶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猜想3: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                的混合物(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甲同学认为这瓶固体含有NaOH,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向(1)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同学们认为猜想     是正确的.
【问题讨论】
(1)丙同学认为实验时也可以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你认为丙同学的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丁同学认为CaCl2溶液也可以改为Ca(OH)2溶液,你认为丁同学的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利用金属和某些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可以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了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合理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方案一:铝片、            、铜片;
方案二:铝粉、氯化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1)方案一中缺少的试剂可以是                            
(2)写出方案二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研究从其结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Ⅰ.结构:
NaOH含有钠元素,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    (填“开头”、“中间”或“结尾”)。
NaOH属于碱,碱在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相同的离子,该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Ⅱ.制备:
实验室用纯碱制备烧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Ⅲ.性质及变化: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因此它与生石灰一起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如右图所示,NaOH溶液可与稀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说明该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下列哪种物质肯定无法帮助你达到目的  
a.镁条    b.酚酞   c.CuSO4     d.Ba(NO3)2
Ⅳ.保存:
张老师整理药品时,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他让同学们对这瓶NaOH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部分变质为Na2CO3,依据是                                      (用方程式表示);猜想Ⅲ:全部变质
【实验设计、现象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猜想   可排除。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变红色,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猜想Ⅱ成立。
(3)若X是CaCl2溶液,则猜想Ⅱ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定量研究:根据上述实验,可通过测定                                               
再通过计算得到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推断葡萄糖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假设每个装置中均吸收完全或反应完全。

小贴士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 、H2O,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CO2 和H2O
(1)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装置B处Fe2O3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方案评价:
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制备氧气的装置,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为什么?                                                    .(填“是”或“否”及理由)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结论:葡萄糖含有                        元素
数据分析的依据是                                
 
讨论交流:上述实验装置D、E中盛放的都是NaOH固体,试分析两次使用NaOH固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0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0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蒸气,吸水后由白色变蓝色)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