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溶液中少量的CuCl,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化学方程式: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③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1)A.Ca(OH)2  CaO            
B. I.红色        II. CO2+2NaOHNa2CO3+H2O     III. C
C.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uCl2 + FeFeCl2 + Cu
(2)①65  ②加入甲物质(溶质)至不再溶解或恒温蒸发溶剂(水)至有固体析出(任填一种)  ③adcb   ④不变    ⑤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解析试题分析:(1)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熟石灰,I.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II.氢氧化钠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III.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C.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方程式为CuCl2 + FeFeCl2 + Cu;(2)①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也就是一百克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②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加入甲物质(溶质)至不再溶解或恒温蒸发溶剂(水)至有固体析出(任填一种),③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adcb,④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减小而减小,所以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没有溶质析出,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⑤可能是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溶解度升高,恢复至室温溶解度又减小。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Ca(OH)2
Ca(OH)2
(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红色
红色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c
c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过滤
过滤
,化学方程式:
CuCl2+Fe=FeCl2+Cu
CuCl2+Fe=FeCl2+Cu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65
65
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溶质)至不再溶解
加入甲物质(溶质)至不再溶解

③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细铁丝、硫、磷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就三个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如下图所注),其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复习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溶液中少量的CuCl,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化学方程式: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③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_____(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C.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请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②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③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④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