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C.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 D. 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7届九年级5月中考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钙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D.该粉末中含有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

C. 生铁百炼成钢 D. 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中考复习阶段,小刚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NH4NO3属于复合肥料,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②利用铁、银、Cu(NO3)2溶液能探究出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③用湿润的pH试纸来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④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⑤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⑥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④ B. ④⑥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利用如图实验可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1)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①Fe2(SO4)3+Fe3FeSO4;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Ⅲ回收铜的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洗涤、③加足量稀硫酸、④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达成实验目的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查资料可知,Fe2+在空气中可氧化成Fe3+,为防止FeSO4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B.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X是二氧化碳 B. 工艺流程中氯化钡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C. 操作Y的名称是过滤 D. 室温下洗涤氯化钡晶体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生第二届学科素养展示大赛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小明按照课本实验(如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闻到刺激性的氨味,并立即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与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图2装置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变成红色.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说明浓氨水呈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课本实验比较,小明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小英受小明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4)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两条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滤纸现象差别是________ 先变红。小英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的现象差别验证的二氧化碳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