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B. 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遇指示剂变色

C. 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酒香不怕巷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二氧化碳的性质中,与其“可用于灭火”这一用途无关的是

A. 密度比空气大 B. 不可燃

C. 不支持燃烧 D. 常温下是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中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B. 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烧碱:Na2CO3 B. 胆矾:CuSO4 C. 生石灰:CaCO3 D. 红磷: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阳市九年级二诊化学 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所示,不同字母代表一种不同的物质,其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物质。已知B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剂;物质I俗称烧碱,反应②是放热反应;C是一种无色气体;H、M均为白色沉淀,且M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N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生成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表示可以相互转化,“—”表示两端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假设物质间都刚好完全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N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

(2)为实现反应④,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②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③将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④春天的校园,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⑤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⑥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实验学校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豆油 B. 蔗糖 C. 面粉 D. 泥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