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银  银  AgB.酒精  乙醇  C2H5OH
C.烧碱   氢氧化钠  Na2OHD.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不一致.
B、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一致.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不一致.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不一致.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资料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氯化钙溶液.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石蜡成分中含有碳元素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涉及“水”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B.
使刚停止沸腾的水向外抽气 重新沸腾
C.
结晶时待水完全蒸发,先熄灭酒精灯后再停止加热
D.
氧气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①桔子汁,②番茄酱,③肥皂水,④除锈用的洗液,⑤石灰水,⑥洗洁精中,pH<7的有:①②④,pH>7的有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铁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较容易锈蚀.
(1)最近,我国与泰国达成投资建设泰国高铁的协议,高铁需要超长铁轨,将普通铁轨焊接成超长铁轨的主要反应原理是: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该反应中铝会夺取氧化铁(Fe2O3)中的氧,这说明铝具有还原性.
(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C;
(2)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分类归纳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市许多中学最近开展了“节约金点子征集”的主题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理念的是(  )
A.每班对空饮料瓶统一回收
B.提倡学生教材重复利用,使用双面纸
C.杜绝“长明灯、长流水”
D.中午多媒体只关机不断开电源,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