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

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写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并说明理由。

我国古代“湿法冶铜”就是利用了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A C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不能   无法证明镁、锌、铁之间的活动性顺序

Fe+CuSO4=Cu+FeSO4

解析

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常考题型。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的是A、C,B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Mg、Fe排在氢前面、Cu排在氢后面。D、E两试管中金属表面都有红色物质析出,证明Fe、Zn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Fe、Zn都排在铜前面;F中金属铜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证明铜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铜排在银的前面。上述实验能验证活动性顺序为:H>Cu>Ag以及Mg、Fe排在氢前面、Zn排在铜前面,但是Mg、Fe、Zn三者的活动性顺序没有进行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类别

物质

A

食盐、火碱、生石灰

B

合金

钢、焊锡、生铁

C

清洁能源

风能、氢能、太阳能

D

营养物质

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7分)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

两个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它昂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尼龙材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尼龙材料一定含C、H、N三种元素。

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D中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E中玻璃管中放入的尼龙试样碎屑质量为3.5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则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是 ( )

A. 木炭 B. 一氧化碳 C. 酒精 D. 含碳元素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是

A.以步代车 B.随手关灯 C.垃圾塑料 D.废铁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m值是__________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32℃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3)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物质A和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A

110

114

121

126

139

B

31.6

45.8

85.5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B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3)温度t1介于  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