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新华社合肥2017年12月25日报道,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储量达30吨。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引用到航天航空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 B. 铼元素的质子数是75

C. 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5 D. 铼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5,质子数=原子序数=75,故B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75,C正确;

D、由元素的名称“铼”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

3)若A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的组成元素相同,实验②中发出蓝紫色火焰,CD反应只生成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物质E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某物质R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题意写出产生无色气体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其中B起___________作用,

(2)写出E+D→F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3)比较用B、D组合和B、E组合制取氧气,后者组合的优点是__________,用E收集气体时,应等到_______时开始收集。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

(5)下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观察到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一个蔗糖分子完全燃烧,能生成_______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学生发现滴瓶中出现悬浮物,如图所示进行过滤。他的操作出现了多处错误,请写出其中的两个错误:(提示:用滴瓶而未用烧杯倾倒液体不算错。)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手段。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做了如图1、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写出根据这两个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

1”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为了使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采取的措施是是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本实验中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_________写两种)。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能、否)获得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a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性质: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将H2、O2、N2的混合气体10g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质量可能为_________(填字母)。

A. 7g B. 7.8g C. 8g D. 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