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

(2)为了防止月饼变质,常在月饼的内包装袋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______

(3)在炼铁的核心反应3CO+Fe2O32Fe+3CO2中,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答案】 NH4+ 和OH-相遇会结合生成NH3,从而使肥效降低 吸收氧气和水,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 CO Zn、Cu、Ag

【解析】(1)铵态氮肥中的NH4+ 和碱性物质中的OH-相遇会结合生成NH3,从而使肥效降低,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故铁粉的作用是吸收氧气和水,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且活动性越弱的越容易置换出来。故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将银完全置换出来以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铜和银均位于氢的后面,均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现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锌,即加入的锌是过量的,故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Zn、Cu、A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二种单质 C. 该反应中,生成物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

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华网报道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上海商学院宿舍区发生火灾,几名大学生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导致伤亡事故发生。其实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到火灾时如何逃走。当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⑤跳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呼吸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⑤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Al(OH)3

NaAlO2

AlCl3

溶解性

不溶

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

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

则猜想1成立

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摩擦剂部分溶解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则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表示:

水银 2个铵根离子 3个铁离子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下列物质: 熟石灰 烧碱 纯碱 硫酸铜 氢氧化铝 稀盐酸六种物质,请用化学式填空:

可用于除锈的是 水溶液显蓝色的盐是 用于降低土壤酸性的 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成份 易溶解的碱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制碱法中的“碱”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以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 该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