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_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_________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___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1)A(2)D①②⑤⑥(3)3.1g(4)(5)冷却热饱和溶液(6)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加入生石灰.(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100g/31g=10g/x,x=3.1g(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甲(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偏小。

考点考查与溶液相关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为 ,此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3)图中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指出 ,改正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07.8g.请完成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

(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_______,再加热;

(3)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___________ 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和NaOH溶液(瓶)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理实验室时,发现如下三个内壁都有白色固体的细口瓶,曾经装过标签标示的溶液。现要清洗这些细口瓶,请你一起完成。

(1)三个瓶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2)只用水不能清洗干净的细口瓶是 (填字母序号),形成这种固体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最后用稀盐酸和水将三个细口瓶洗净,洗后液体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得到 澄清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