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的失事,并未阻止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2003年10月15号,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返回舱安全着陆,标志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纪元.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助燃剂)是一种运载火箭的高能燃料,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时,所得3种产物都是最常见的无污染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配料时反应物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然后依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求出质量比.
解答:解:由题意,“偏二甲肼(C2H8N2)和氧化剂[液体燃料N2O4]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三种产物,并且都是无污染的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应为二氧化碳、氮气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点燃 
.
 
3N2↑+2CO2↑+4H2O.
配料时反应物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12×2+1×8+14×2):(14×4+16×8)═15:46
故答案为:C2H8N2+2N2O4
 点燃 
.
 
3N2↑+2CO2↑+4H2O;15:4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写,配,标,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7、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4、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尽管科学家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但这决不会阻止人类对太空科学研究的步伐.该航天飞机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解体失事,经事故调查分析认为,航天飞机解体的原因是航天飞机表面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组成高氯酸铵的元素分别为
N、H、Cl、O
N、H、Cl、O
,其质量比是
14:4:35.5:64
14:4:35.5: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