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作保护气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答案】A

【解析】A.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作电光源 ,错误;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正确;C.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D. CO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五种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物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其分解时可以产生氧气,B为______

(3)向NaOH溶液依次加入C、D溶液、E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 C和D两种物质分别是______

② 加入E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③ 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Cl-、NO3-、K+、Na+ B. SO42-、NO3-、K+、OH-

C. CO32-、Cl-、SO42-、Mg2+ D. NH4+、Cl-、OH-、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F、Si、Hg B. 盐:氯化钠、纯碱、小苏打

C.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混合物 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粒子符号的意思: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 __;

(4)NH4+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根据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的发面知识和自制松花蛋的方法,在家里给家人蒸馒头、制作松花蛋。

(1)发面时要用到面碱,小苏打是常用的一种面碱。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

(2)馒头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_______

(3)制作松花蛋的过程包含着多个化学反应。首要反应是生石灰遇水转化为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

【实验目的】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Al > Cu

【设计并实施实验】小组内的3位同学分别做了下述实验:

实验

现象

将铝片直接放入到稀CuCl2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CuCl2溶液(与甲实验浓度相同)中

十几秒内即观察到明显现象。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CuSO4溶液中

在与乙相同的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1)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对比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到CuCl2溶液和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

【微观探析】查阅资料可知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3)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Al和CuCl2溶液、CuSO4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是Al和Cu2+反应生成 Al3+______

【提出猜想】根据上述图示,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uCl2溶液比CuSO4溶液中含有的Cu2+浓度大。

猜想2:溶液中Cl-对Al和Cu2+反应有促进作用。

猜想3:溶液中SO42-对Al和Cu2+反应有阻碍作用。

【设计并实施实验】

序号

实验方案及操作

现象

结论

1

乙、丙两位同学取Cu2+浓度相同的CuCl2溶液和CuSO4溶液重复实验。

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

猜想1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

在同一时间内,③最快产生现象,②次之,①无明显现象

猜想2成立

(5)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2得到的结论证据不充足,其理由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 对实验可能有干扰。

(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排除了上述干扰,并模仿实验2又设计了一组3支试管的实验,证明了猜想3也成立。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设计图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