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右图所示.
①右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
 
(填“Cu”或“Fe”);
②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③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2)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①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可得到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
I.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真正的黄金(Au)是因为
 

II.“药金”是
 
(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钛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精英家教网
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
 
除去.
(3)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Ⅰ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填试剂名称).
 
仅除去铝
Ⅱ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证明含有铁
Ⅲ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证明含有铜
精英家教网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 g该金属粉末,把100 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5 n 9.5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Ⅲ.列式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1)由图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得;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可以确定;
(3)由题中所给资料结合已了解的铁和铜的性质解答①题,②中前三次反应中每一次固体减少质量应该相同,由此求出n的值,再通过表中数据和图示分析得出金属粉末中剩余6克不是金属铝,其余14克是金属铝的质量,进而求出金属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即可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图中Y表面没有气泡可得Y为金属铜;由实验现象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Fe、Cu
故填:①Cu,②Al>Fe>Cu,③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或氧化膜)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反应物中无金元素,所以生成物种中不会有金元素,这种方法不能真正得到黄金;得到的药金应为锌-铜合金.
②在高温下TiCl4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高温 
.
 
Ti+2MgCl2
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的少量金属杂质为铁和镁,所以可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
故填:①反应物中不含有金元素,合金
②TiCl4+2Mg
 高温 
.
 
Ti+2MgCl2,稀硫酸(或盐酸)
(3)①由题中信息可知第一步除去铝时加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第二步加入稀硫酸后有铁存在说明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②Ⅰ.由图示分析可知该金属粉末与8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也就是说前四次反应固体减少是的质量应该相等,所以n=13g.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20g-6g
20g
×100%=70%.
Ⅲ.由图示可知14g铝与8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2Al+2H2O+2NaOH=2NaAlO2+3H2
54        80
(20-6)g 80xg
54:80=14g:80xg
解得x=25.9%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9%
故答案为:①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
②13,70,25.9%
点评:本题除了考查金属的性质和活动性顺序,还多方面开放性的考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Ⅰ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_____________. 仅除去铝
Ⅱ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_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铁
Ⅲ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证明含有铜
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5 n 9.5
I.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II.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III.列式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栖霞区二模)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图(1)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
导热
导热
性.
图(1)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2)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Al、Cu、Fe三种金属在稀
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右图(2)所示.
①图(3)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
Cu
Cu
(填“Cu”或“Fe”);
②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Fe、Cu
Al、Fe、Cu

③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④将一片铝箔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由此可知氧化铝的熔点
 铝的熔点(填“>”或<”).
(3)用一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封上口,振荡,会发现易拉罐先变瘪,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鼓起.
①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②易拉罐为什么又重新鼓起呢?原来铝是一种特殊的金属,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气体单质.已知: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则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
氢气(H2
氢气(H2

(4)图(4)是工业炼铁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设备A 的名称:
高炉
高炉

②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
 高温 
.
 
2Fe+3CO
3CO+Fe2O3
 高温 
.
 
2Fe+3CO

③除了上面的炼铁方法之外,还可用铝热法炼铁,即用铝在高温下把氧化铁中铁置换出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2Al
 高温 
.
 
2Fe+Al2O3
Fe2O3+2Al
 高温 
.
 
2Fe+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
传热
传热
性.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比较金属的硬度
比较金属的硬度

(2)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
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图2所示
①如图2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
Cu
Cu
(填“Cu”或“Fe”)
②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Fe、Cu
Al、Fe、Cu

③铝是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抗腐蚀性较强,其原因是
4Al+3O2═2Al2O3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将一片铝箔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由此可知氧化铝的熔点
铝的熔点(填“>”或<”).
(2)“淬火”是金属热处理常用的方法.其过程中,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另一种气体单质,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3Fe+4H2O
 高温 
.
 
Fe3O4+4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3)如图3是工业炼铁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设备A 的名称:
高炉
高炉
;              
②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产生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右图所示.
①右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 _________ (填“Cu”或“Fe”);
②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
③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
(2)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①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可得到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
I.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真正的黄金(Au)是因为_________
II.“药金”是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钛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 _________ 除去.
(3)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

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 g该金属粉末,把100 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I.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_________
II.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III.列式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