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实验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若试管中反应物为混合物,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已知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用此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3)F装置可用来作排水法测氢气的体积,此时气体应从 ____(填a或b)口进入。F装置验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①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K1和K3,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看到D中_________现象时,CO2已集满。

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答案】 酒精灯 集气瓶 BC b 带火星小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复燃则已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中液体倒吸入C中,C中有气泡,溶液变成无色(或变浅)(若只写溶液红色变无色不给分)

【解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实验仪器①为酒精灯、②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为混合物,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通过F装置可以干燥氧气,再利用C装置可以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故答案为BFC;

(3)F装置可用来作排水法测氢气的体积,此时气体应从b口进入;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氧气从a口进入,可用带火星小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复燃则已满;

(4)①打开止水夹K1K3、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A中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此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当出现D中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②关闭K1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变小,B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烧杯内的盐酸流入C中,然后盐酸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有气泡生成,同时溶液变成无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湿衣晾干 D、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国防金属——镁,就是利用海水制取的。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请分析①、②两步再得到氯化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NaOH溶液替代石灰乳模拟生产过程中的第①步,他取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25g,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记录生成的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NaOH溶液80g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B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主要成分;D为单质;E是一种蓝色溶液;①、②为同种物质白色沉淀;③为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E________(填化学式);

(2)D与C反应属于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F转化为A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KCl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与MgSO4的混合溶液。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种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对分子量:MgSO4—120 BaSO4—233 AgCl─ 143.5 KCl─74.5)( )

A. 该方案能够计算出“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

B. 足量Ba(NO3)2溶液是为了与MgSO4充分反应

C. “钾泻盐”化学式中x=2

D. 上述实验数据的测定利用学校实验室里的托盘天平即可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

(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_种;

(3)F→E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

(1)①先关闭b打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则乙中排出_____________气体。

(2)若获得另一种气体,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应继续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此刻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