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6年重庆市B】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填序号)

A.+3 B.﹣3 C0 D.+5.

【答案】(1)NaCl;(2)Na+;(3)N2;D.

【解析】(1)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2、4、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2、4、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价.生成物X是氮气,氮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该反应中氮元素已经表现出的化合价有+3、-3、和0价,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_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

(2)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在大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均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_____药品和___实验用品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已满的方法___________

(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塑料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6)下列实验中哪项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填序号),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请用化学用语解释丙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宁夏省】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

钢丝插入试管

铝丝插入试管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 (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加热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自来水的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B.液氯可以去除天然水中的杂质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C.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甘肃省天水市】某氯化钡样品231g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过滤后得到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求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汽化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