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锌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

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剩余物质中不含有锌,同时也不含有硝酸银,说明原来的硝酸银都被置换了,因此剩余物质中一定含有银,但是铜离子是否被完全置换不能确定,所以B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 (填序号).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3CO2↑+N2↑,则X的化学式为

(3)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CaO(CaCO3)--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C.CO2气体(CO气体)--点燃

D.Fe(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题组同学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为CO、CO2、H2,做了以下准备:

资料收集:

①H2+CuCu+H2O ②CO+CuOCu+CO2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装置: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_____

②装置B的目的是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D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冶炼出的铁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_______。(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政府推广使用食用碘盐,食用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制得的。已知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A.KIO3 B. KI C.KIO2 D. KI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天然循环的角度看,该元素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该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你还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   (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b__

(2)实验室制氧气选择装置B为反应发生装置,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C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