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丽、小李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丽:将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  合,充分反应,再称量.(氯化钡+硫酸钠→硫酸钡+氯化钠)
小李:将盛有足量稀盐酸的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  合,充分反应,再称量.(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 结论】小丽: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相等
小李: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1)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2)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3)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分析:(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所有的化学变化,因此在表达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不要漏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特别是气体物质,据此分析;
(2)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主要是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角度分析;
(3)选择另外两种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除了两种物质要反应外,注意不生成气体物质或气体参加反应.
解答:解:(1)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李的实验有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中,因而漏掉生成物的气体的质量,可将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故答案为:小丽;  有气体生成,逸散到空气中;
(2)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3)选择药品在敞口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求两种物质要能反应,注意不生成气体物质或气体参加反应,故可以选NaCl、AgNO3或H2SO4、Ba(OH)2(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NaCl、AgNO3或H2SO4、Ba(OH)2(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属于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实验探究,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很容易忽略气体的质量,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因此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重庆三模)
(1)图A、B是测量 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
①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
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A
(填序号).
    A.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B.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    C.红磷过量;    D.氧气未消耗完.
②实验后,实验小组又进行反思,设计了B装置,利用气压变化使白磷燃烧,与A装置比较,其优点是
ABCD
ABCD
(填序号).
    A.防止空气污染;       B.减少误差;       C.节约燃料;       D.便于直接读数.
(2)两位同学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C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D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小刘的实验后,天平平衡,从而验证了
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
定律,也由此说明,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begh
abegh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种类   g.原子质量   h.元素质量 
②若小刘进行实验时,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也不平衡.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白磷刚引燃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白磷刚引燃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③小李的实验后,发现天平不平衡,若依然使用图D中的药品,最好选择下图中
②④⑧
②④⑧
仪器(填序号)组装成新的装置,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槐荫区三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为此,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A发现,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2)小刚同学通过实验B发现,在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向
右盘
右盘
(填“左盘”“右盘”之一),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不相等.他得此结论的原因是
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了
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了

(3)若实验中,小刚同学向烧杯和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了50g碳酸钠溶液和2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7.8g,通过计算回答:
①反应中所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2.2
2.2
g.
②求所用碳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本学期中将我们学习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由于
分子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
水分子
水分子
(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保持的.但是,由于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
铁原子
铁原子
保持了铁的化学性质.
(2)氧化汞受热的变化可用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有何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联系是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物质汞由
汞原子
汞原子
构成,氧气是由
氧分子
氧分子
构成的.
③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写出一条)
(3)纯净物按照其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有下列九种物质:①氧气O2;②氢气H2;③铁Fe;④水H2O;⑤一氧化碳CO;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氯化钾KCl;⑧高锰酸钾KMnO4;⑨氯酸钾KClO3.在以上九种物质中,可以发现,前三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
单质
单质
.后六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为
化合物
化合物
.而④⑤⑥三种物质,又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它们还属于
氧化物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基本方法,116班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精英家教网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甲方案 白磷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
 
,天平平衡
 4P+5O2
 点燃 
.
 
2P2O3
乙方案 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丙方案 镁条燃烧,发出白光  
 
【交流讨论】通过分析,导致乙方案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
 
,用天平称量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发现反应前的质量
 
(“不等于”或“等于”)反应后的质量.
【探究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
 
的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为此,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A发现,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______.
(2)小刚同学通过实验B发现,在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向______(填“左盘”“右盘”之一),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不相等.他得此结论的原因是______.
(3)若实验中,小刚同学向烧杯和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了50g碳酸钠溶液和2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7.8g,通过计算回答:
①反应中所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g.
②求所用碳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