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C+O2CO2 B. 2CO+O22CO2

C. 2H2+O22H2O D. CH4+2O2CO2+2H2O

【答案】B

【解析】

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正确;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铟具有光渗透性和强导电性,广泛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元素周期表中“铟”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铟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是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为Ir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

D. 原子序数为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根质量为33.6g表面被氧化的的铜丝,完全浸没在烧杯中的l00g稀硫酸里,恰好完全反应后将铜丝取出(不考虑实验中的损失),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108g,则原铜丝中未被氧化的铜占原铜丝质量的(

A. 20% B. 50% C. 80% D. 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或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和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与实验③④对比,可说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3)若要证明CuO和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

(5)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影响因素)________

(实验设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B. A是甲烷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 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及符号表征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2个氢原子________;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2)下图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按要求填空:

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3)已知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3,则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X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化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该观点________________(填是否正确)。如下图, 图1表示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70g50℃84g,、60℃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B. 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C. 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

D. 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在安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了_________

(3)在组装A装置的仪器时,导管不能伸入试管中过长,原因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的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