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食盐,已经过初步提纯,除去了难溶性杂质,但仍含有CaSO4MgSO4CaCl2MgCl2杂质。现取该食盐样品20.000g,测得其中含有CaMg两种元素共0.300gS元素0.064g(其他杂质忽略不计)。

1)该食盐中CaSO4MgSO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mol

2)计算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范围。

【答案】0.00293.60%<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95.13%

【解析】

1)硫元素的物质的量=0.064g÷32g/mol=0.002mol,由化学式可知,CaSO4MgSO4的物质的量都与其中的硫元素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该食盐中CaSO4MgSO4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硫元素的物质的量,故填0.002

2)如果杂质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镁,则镁元素的质量=24g/mol×0.002mol=0.048g,则钙元素的质量=0.300g0.048g=0.252g,其物质的量=0.252g÷40g/mol=0.0063mol,则氯化钙的质量=111g/mol×0.0063mol=0.699g,硫酸镁的质量=120g/mol×0.002mol=0.24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20g0.699g0.24g=19.06g,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100%≈95.13%

如果杂质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钙,则钙元素的质量=40g/mol×0.002mol=0.08g,则镁元素的质量=0.300g0.08g=0.22g,其物质的量=0.252g÷24g/mol=0.0105mol,则氯化镁的质量=95g/mol×0.0105mol=0.9975g,硫酸钙的质量=136g/mol×0.002mol=0.272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20g0.9975g0.272g=18.7505g,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100%≈93.60%s所以93.60%<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95.13%,故填93.60%<该食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95.1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

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

________

铁比铜活动性强

________

________

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但试管没有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

[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

[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0.3 g镁条放入装有5.0 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解释与反思]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CO2NaOH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1)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两步反应。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二步:Na2CO3+H2O+CO2=2NaHCO3

2Na2CO3NaHCO3部分溶解度表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NaHCO3/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Na2CO3/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实验设计)在室温为15℃时,将10gNaOH固体完全溶解于80g水中,而后匀速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通过图像分析,NaH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为了确定M点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①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CO3NaOH

②在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

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某同学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消耗盐酸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关系如图2、图3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图2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图3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2完全重合,3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O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MX6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式(如图所示)。由于六个 X 原子与 M 的连接完全对称,因此将任意一个 X Y 原子替换,均只能得到一种结构的MX5Y分子,按此思路, 若将其中任意两个 X 原子用 Y 原子替换,则得到的化学式为MX4Y2的分子


A.只有 1 种结构

B.存在 2 种不同结构

C.存在 3 种不同结构

D.存在 4 种不同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研究亚硫酸钠(化学式为 Na2SO3)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它按 CaCO3 受热方式来分解。

假设二:它按 KClO3 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

1)假设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确认假设二是否成立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

2)该同学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发现最终得到固体质量较原样品质量增加了大约 12.7%。据此他认为_(选填编号)。

a 假设一成立

b 假设二成立

c 两种假设均不成立

固体质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再次进行了实验。他将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样品相同。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固体组成为两种新的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3。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

4)该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次氯酸钠(化学式 NaClO)的分解反应。他查阅资料后,得知NaClO 有多种热分解方式(每种分解方式的产物仅有两种)。若其中一种产物为 NaCl,则另一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Cl2

b O2

c Na2O

d Na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冶炼金属锌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

1)火法炼锌时发生如下反应:

2ZnS3O22ZnO2SO22CO22COZnOCOZnCO2

①化合物ZnSZ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上述反应在鼓风炉中控制温度在1100℃1300℃进行,使生成的锌气化蒸馏出来,蒸馏过程属于_____变化。

②已知反应前矿石中ZnS的质量为ag,则理论上可以生成Zn的质量为_____g(用含a的式子表示,可不化简)。

2)湿法炼锌的原理是利用CO32-Zn2+结合生成ZnCO3沉淀。某研究小组利用该原理,用碳酸钠作为沉淀剂,探究从含锌废水中回收锌的最佳条件,实验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初步处理的废液用量/mL

pH

反应时间/min

沉锌率%

a

800

6

30

84.30

b

800

7.5

10

85.27

c

800

7.5

30

99.60

d

800

8.0

30

99.55

①本实验探究了哪些因素对沉锌率的影响_____

②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中碳酸钠使用量最大的是_____(填编号)。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_____(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 ~ C任选二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均加入_____KNO3固体

已知:20 ℃40 ℃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 g63.9 g

装有红墨水

的毛细管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研究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__________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1) 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气体。


①实验室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 (填序号)

③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a 收集气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

d 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序号)

④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B装置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因加入的药品量不足,致使集气瓶内剩余少量水。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请帮他设计一种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已知23.0g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5.4g水蒸气和3.4g氨气。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 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

C. 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