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

B. 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 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

D. 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氯化铵与硝酸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

(g/100gH2O)

氯化铵

33.3

41.4

50.4

55.0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0

(Ⅰ)从表可知,50℃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__克。

(Ⅱ)烧杯A是6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Ⅲ)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50℃时,50g 水中加入4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若要在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Ⅳ)如图所示实验,除了验证氯化铵溶于水外,还有探究________的目的,实验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Mg5(OH)2(CO3)45MgO+H2O+4X↑,则X的化学式是( )

A. CO B. CO2 C. O2 D. 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练(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

实验组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绿色沉淀

⑴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Ⅰ.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Ⅱ.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实验二】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X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解释与结论】

⑵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⑶步骤④中的稀盐酸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⑷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X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⑸甲组同学在本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下列实验:

①过滤,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

②滴加______,沉淀颜色变为蓝绿色;

③重复实验二中的步骤①~⑤。

经实验验证,氢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⑹乙组同学认为在自己组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滴加______,可以将碱式硫酸铜转变为氢氧化铜。通过实验,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⑺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练(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比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未采用对比法的是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探究分子的性质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有一白色固体,只知它是CaCO3、无水CuSO4、Ca(OH)2、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份,实验如下:取样,加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据此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所得白色沉淀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白色沉淀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请你帮助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Ca(OH)2 猜想二:Ca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请你完成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白色沉淀少量,加入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从而确定了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Ca(OH)2

【反思与拓展】

(1)所得白色沉淀是Ca(OH)2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没有Na2CO3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可能有NaOH,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它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 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 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 2:

【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 →乙(填字母序号);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 (填选项序号)。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 ,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

【注意:答对第(3)小题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 60 分。】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 1烧杯中溶 液的 PH 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

①AB 段 PH 值不变的可能原因是

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2O外还有

②BC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义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盐类:烧碱、纯碱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