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并填空:

(1)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

(2)乙是一种无色液体,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吹入乙中出现浑浊现象,则液体乙是_____

(3)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4)丁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可生成戊,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答案】SO2 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解析】

(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其中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填二氧化硫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的石灰水

(3)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4)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丁是水,戊是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可生成氧气,该反应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 a-溶解度,b-溶剂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与c相交于P点。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a>b>c B.b>a>c C.a=b>c D.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______溶液、过量的______溶液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盐酸已足量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2)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g.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称量NaCl的操作错误,如左盘放了纸片而右盘未放

B.用量筒量取水时操作有误,如取水时俯视读数

C.烧杯中有水

D.氯化钠中混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350 mL,实验时先在集气瓶中加入50 mL水。

1装置连接好后,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 mL,说明实验成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南京大学邹志刚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利用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B. 此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此反应为CO2的利用创造一种新的方法 D. 此反应制取的CH4可以再生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

(1)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____(填序号)为气体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填序号);

a.25% b.33.3%   c.50% d.100%

②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

a.润湿玻璃管 b.检查气密性 c.均匀预热 d.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

(2)①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多孔塑料片上常放置的药品为______,此装置与B装置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3)①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用装置______(填序号)可以收集较纯净氢气;

②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图G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导管a连接,松开止水夹,在导管口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不会爆炸。此装置的作用是___(填序号)。

a.提高了气体纯度 b.阻止气体在发生装置内燃烧 c.改变了氢气的化学性质

(4)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了一种有趣的喷泉(如图一)。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

①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

②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4)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5)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丙>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

(2)煤作为燃料给我么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腐蚀大理石雕像 B. 是由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的

C. 酸化土壤 D. 对海洋生物没有影响

②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________

(3)为减少污染,城市公共交通正大力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动力。某种清洁燃料的主要成份是A,一定质量的A物质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44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32

72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