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你猜猜我是谁:如图牵手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ABCDE分别是木炭、氧化铁、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钠中的一种物质,其中C是碱,E具有吸附性.

1)写出物质ABC的化学式:A_____B_____C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牵手时,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共有_____个,AE_____(填“能”或“不能”)牵手.

【答案】氧化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钠 Fe2O3+6HCl2FeCl3+3H2O 3

【解析】

牵手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ABCDE分别是木炭、氧化铁、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钠中的一种物质,其中C是碱,E具有吸附性,因此C是氢氧化钠,E是木炭;因为氢氧化钠能够和稀盐酸、二氧化碳反应,而D能够和氢氧化钠、碳反应,因此D是二氧化碳,B是稀盐酸,则A是氧化铁。

1)由分析可知,A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

B是稀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填HCl

C是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2AB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写为:Fe2O3+6HCl2FeCl3+3H2O

3)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这三个反应都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填3

由分析可知,A为氧化铁,E为碳,氧化铁和碳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能够牵手,故填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B. 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 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 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 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0

2.00

0.75

0.75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生成物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H2O2常温下分解很慢。

NaCl溶于水解离出Na+Cl-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Na+CO32-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①.Na+促进H2O2分解。②.溶液的碱性促进H2O2分解。

(进行实验)

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3个实验(80mL蒸馏水中加入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H2O2的浓度约为4%)。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pH

溶解氧(mg/L

1

① 80 mL蒸馏水

6.96

5.68

鱼浮灵”6.7g

9.89

7.97

2

① 80 mL 4%H2O2溶液

6.01

6.44

加少量NaCl

6.00

6.46

再加少量Na2CO3

8.14

9.11

3

80 mL 4%H2O2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9.26

10.97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证明猜想1不成立。

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______

探究二: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80mL4%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不同pH下的溶解氧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

1

2

3

4

5

pH

8.00

8.59

9.29

10.43

11.47

溶解氧(mg/L

6.88

9.30

13.82

17.57

13.15

4)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下列物质能加快H2O2分解的是_______

A MnO2 B NaCl C NaOH D Na2CO3

6)探究一中,实验2-①与实验1-①对比,溶解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X属于有机物

D.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向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CO2B中无明显现象。该过程能否证明CO2NaOH反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将注射器中的盐酸推入A中,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计算,需称量25gNaCl,量取25mL水。

B. 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减少砝码

C. 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水平

D. 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写法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若要从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选择合适的操作并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填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e.洗涤

3)通过装置BF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有气泡冒出,但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

4)某同学依次连接BGF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F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