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a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若是t2℃时a的接近饱和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B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错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要使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剂或升温,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 B.大理石作装修材料

C.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混合溶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5g、30g、45g、6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第Ⅳ组

稀盐酸的质量/g

15

30

45

6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1.8

n

4.4

4.4

(1)第Ⅱ组数据n为 g.

(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乙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锥形瓶中,将20g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20、标准大气压)计算盐酸浓度。装置示意图如下:

数据处理:

(1)请利用甲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乙组计算结果略小于甲组。经过多次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忽略量筒引起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查阅资料】

① 2NaHCO3Na2CO3 + CO2 ↑ + H2O

②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③ 2NaHCO3 + Ca(OH)2 = CaCO3 ↓ + Na2CO3 + 2H2O

④ Ca(HCO3)2 + Na2CO3 = CaCO3 ↓ + 2 NaHCO3

⑤ 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与水。

【假设猜想】

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化学成分为 NaHCO3

假设二:小苏打完全变质,化学成分为

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化学成分为

【实验方案】

可选药品:①C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小苏打样品少量溶于足

量水后,加入过量的 (填药品编

号,下同),观察,如有沉淀,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

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观察。

操作一中无沉淀出现

假设一成立

假设二成立

假设三成立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2Al+2NaOH+2H20 2NaAl0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

先向烧杯中加人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

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一0.09g/L)

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

B. 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经混合,它们化学性质都已经改变

C.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空气里氧气和氮气等物质微粒均匀混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 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 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1时,可以得到30%的乙的饱和溶液

C.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从甲、乙混合溶液中提纯甲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甲溶液中溶剂质量一定大于乙溶液中溶剂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