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xO4。试计算:

(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x的数值为

(3)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7.5
 

67.5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铜:m锌: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H2、CO、C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都需要加热 B. 都有红色铜生成

C. 都属于置换反应 D. H2、CO、C都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装置中的液体是______(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C装置与B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 。为验证氨气的部分性质,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两种现象:①滴有酚酞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