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________;(用a、b、c填写)

3)当温度在20℃~30℃,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a、b、c填空)

(4)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大于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答案】丙物质不溶解,有晶体析出 a、b、c b >a> c 不一定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1)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丙物质不溶解,有晶体析出(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a、b、c(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c 。﹙4)40℃时,不知溶液是否饱和,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 标出)AB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C、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红色固体,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

(1)写出甲、CF的化学式:甲________ C_____ F__________

(2)写出E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写出乙和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利用丁和戊反应在实验室制取物质己,根据所得的物质己的质量,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丁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丁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C合金的名称_______;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 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甲同学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装置 ___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加热制取氧气,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 2: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 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1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于试管中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2 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丙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该学生认为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可以作催化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小明将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的反应速率加快,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小明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并放回指定位置

(4)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查得相关资料如下:

Ⅰ.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

Ⅱ.(A)天然气在电炉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CH4 C2H2 + H2

(B)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可生成:CaC2+ H2OCa(OH)2 + C2H2↑则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反应是________(填“A”或“B”),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5)已知: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收集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最好选用上面的____(填“E”或“F”)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②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③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3)若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其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 在20℃时, 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C.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

D. 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______________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______________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检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填序号)

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