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2)t2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g

(3)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相同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b>a=c 75 降温结晶 c>b>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小关系是b>a=c,ac溶解度曲线相较于一点,溶解度相等,b溶解度曲线在交点之上,b溶解度比ac。(2)t2 ℃时,a物质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25g=75g。(3)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4)将相同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t2 ℃时abc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a和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t1℃时b物质溶解度大于a。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丙属于单质

B.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

D. 甲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注: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A80gB固体中各加水150g,加热溶解,同时蒸掉50g水,冷却至T1℃,此时 ( )

A. 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 只有A析出

C. 只有B析出 D. 二者均没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l)铝与稀盐酸反应。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

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交流与讨论)

(I)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一例)_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 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

(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______(填下沉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

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________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C是一种钠盐,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H2SO4=FeSO4+H2S↑。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并选择装置___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与节气密切相关。夏至将至,北方素有夏至食面的习俗。酱、卤食材中的蛋类、瘦肉富含的营养素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其中的一部分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________面粉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条件下,易滋生________夏季饮食宜清淡,蔬菜、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含有糖类中________,虽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却在消化过程起特殊作用。为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可适度施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有机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_。除化肥外,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农药使用不当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