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CaCl2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 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 0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 Q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知,P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

B、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解得x=100g

设生成8g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 CaCl2=2NaCl+ CaCO3 ↓、

106 100

y 8g

=解得y=80g ,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80g =180g,正确;

C、0-P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pH逐渐增加,正确;

D、0-P段表示生成气体,QR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溶液中不断滴加N溶液,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甲、实验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把硝酸铵加入水中后液体的温度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甲实验验证的硝酸铵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是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通过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锌比铁活泼的结论;B中铁片充分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色。实验室制取氢气一般选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B装置中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E装置中乙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现有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选择合适的物质用D装置制取CO2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用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装置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小华认为小明制取的氢气不纯,杂质气体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使用_________(填名称)溶液除去,若用装置GH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将G装置改装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B. 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

C.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

D. 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在 t2℃时的溶解度为____

(2)t1℃时 30g 丙与 50g 水充分溶解形成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____ 提纯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从 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B.将 t2℃50g 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 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

E.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E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E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 g A2.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G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G中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__

(2)若儿童l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