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X溶液是由两种均为白色固体的盐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溶液.按下图进行有关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试写出X溶液中两种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3)操作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uSO4(CuCl2) NaCl(Na2SO4) Ba(OH)2 HNO3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X溶液和碱A反应生成的沉淀加酸B得到了硝酸铜溶液,故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说明X中含有含铜的盐,可能是硫酸铜或氯化铜,酸B可能是硝酸,则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由于加入硝酸仍然含有白色沉淀,说明X溶液中还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于含有硫酸铜,故可能产生硫酸钡沉淀;故A可能是氢氧化钡;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溶液C,得到了硝酸钠溶液和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故加入的C是硝酸银溶液,滤液中含有氯离子,故X中含有氯化铜,据此解答即可。

X溶液和碱A反应生成的沉淀加酸B得到了硝酸铜溶液,故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铜沉淀,说明X中含有含铜的盐,可能是硫酸铜或氯化铜,酸B可能是硝酸,则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由于加入硝酸仍然含有白色沉淀,说明X溶液中还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于含有硫酸铜,故可能产生硫酸钡沉淀;故A可能是氢氧化钡;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溶液C,得到了硝酸钠溶液和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故加入的C是硝酸银溶液,滤液中含有氯离子,故X中含有氯化铜和硫酸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X中含有氯离子、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故填:Na2SO4CuCl2;(或CuSO4NaCl

2A是氢氧化钡,B是硝酸,故填:BaOH2HNO3

3)③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故填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mg

/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浸泡30min10min脆性分值高

B 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DEF六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BCE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F反应放热;DF为同一类物质,且D可用于灭火。表示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能转化,其中部分物质间的关系没有标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DE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与过量E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 它们构成的单质为稀有气体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甲表示阴离子,乙表示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已知这种蓝色溶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即可)

【实验】请你针对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蓝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过程如下:

①加入过量的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请推测铜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试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底,徐宿淮盐铁路将建成通车,淮安人可实现高铁出行。

1)高铁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

B 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

C 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

D 建筑高铁路基的钢筋混凝土

2)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______等特性。

3)在高铁站的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高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钠元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中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B

E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浓度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如果浓度要增加一倍,应采用(  )

A. 将溶液蒸发掉一半

B. 加入 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增加 10g 氢氧化钠固体

D. 溶剂蒸发掉 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