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下列6种物质:①肥皂水②活性炭③小苏打④熟石灰⑤烧碱⑥干冰,用序号填空

(1)在净水过程中,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是

(2)可以用来中和食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

(3)常用作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答案】(1)②(2)③(3)①(4)④

【解析】

试题分析:在净水过程中,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是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用来中和食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会和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用作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是肥皂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大理石 B. 金刚石 C. 井水 D. 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

A. XYZ B. YZX C. YXZ D. 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B的实验目的是

(2)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 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图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有以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猜想:只含有NaOH;

猜想:可能含有

猜想:可能含有NaOH Na2CO3

猜想可能含有NaOH Ca(OH)2 Na2CO3

【分析讨论】经分析和讨论,全体同学认为猜想 肯定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设计】现实验室仅提供稀盐酸、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请在空格内写出实验操作、预计现象和结论。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俗名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t1时,20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

(4)若将t1 0C 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400克分别升温到t2 0C (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份不与铁粉发生反应。

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楼林立的哈尔滨,有一座28层的建筑,该建筑是采用新技术建造的。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可节省157%的用钢量、l58%的混凝土量、534%的模板量和12%的人工量,单体工程主体结构能够减少碳排放8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C.楼内装修时,粉刷墙壁所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D.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