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科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每个中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图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 A、根据闻药品的味道方法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判断;
C、根据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闻药品的味道,因许多药品有毒或有强烈的刺激性,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中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图中操作正确;
C、取用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而不能用抓,图中操作错误;
D、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禁止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与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火碱    碱
B.Na2CO3 碳酸氢钠    纯碱    盐
C.CaO      氢化钙    熟石灰   氧化物
D.NaCl2    氯化钠     食盐   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1硝酸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2铜和锌的合金稀硫酸
3久置空气中的铝片稀盐酸
4含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5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硝酸钡溶液
A.2、5B.1、3、4C.1、2、4D.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定量的锌与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试求:
(1)生成硫酸锌的质量16.1 g;  
(2)所用硫酸酸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校兴趣小组对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查阅】
1.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5g和9.6g
2.碳酸氢钠在270℃时会分解生成Na2CO3、H20和CO2,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探究】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20℃时,取2只烧杯,均加入50g水,分别加入5gNa2CO3和NaHCO3,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比较两种物质的酸碱性
取2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pH.
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图1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把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2)现象与结论:
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A和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只有A(填“A”或“B”)中变浑浊,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 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
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能_(填“能”或“否”),理由是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粉末a克放入如图2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粉末b克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通过图2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经过转换处理,得到时间-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Ⅲ所示.
(1)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2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部分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2)数据分析:根据图2Ⅲ数据,计算a和b的质量a=8.4g  b=10.6g(要有计算过程).
(3)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
(4)反思与讨论:实验中“取碳酸氢钠a克、碳酸钠b克”的目的是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如表各项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氧化物
AH2SO4Ba(OH)2HClH2O2
BNaHCO3Cu(OH)2KClCO
CHNO3NaOHCaCO3CuO
DHClNa2CO3CuSO4Mn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研究酸的性质时,小明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pH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发现:铝片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得出:pH相同的盐酸、硫酸,所含的氢离子浓度相同,导致反应现象差异只能是由酸中所含酸根离子的不同引起.于是小明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③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假设,小明进行了如表实验探究:
组别相同的铝片pH=3
的酸
反应片刻后添加的试剂(少量)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
11g铝片5ml硝酸Na2SO4无明显变化
21g铝片5ml硝酸NaCl明显加快
针对小明的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表的实验探究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2)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能否完成探究任务?不能(填“能”与“不能”),请说明原因.由于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实验条件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是一种新型甜味剂.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木糖醇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木糖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5H12O5+8O2$\frac{\underline{\;点燃\;}}{\;}$5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反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Fe+H2SO4=FeSO4+H2B.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C.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D.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