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
无现象
可燃物燃烧需要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打开K,向球形管中通入氧气
无现象
可燃物燃烧需要          

                      
                    
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发生
 
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1)装置C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2)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釜底抽薪                        ;钻木取火                         

①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防止D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裂
(2)清除可燃物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需要3个条件:1、可燃物,2、与空气(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在步骤①中只点燃酒精灯加热,没有通入氧气,木炭没有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在步骤③,打开K,向球形管中通入氧气,但没有加热,木炭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④,得到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就要同时提供2个条件: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满足燃烧的条件,所以木炭燃烧,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在实验过程中一直在加热,使得整套装置中的气体处在受热膨胀的状态,而一旦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后,就会使装置内的温度降低,球形管内的气体收缩,压强随之减小,若没有装置C,那么D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裂,所以装置C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防止D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裂
(2)燃烧需要3个条件:1、可燃物,2、与空气(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有三个原理:1、隔离(清除)可燃物,2、隔绝空气(氧气),3、温度降低在着火点以下,釜底抽薪即清除可燃物是火熄灭,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满足燃烧条件
考点:燃烧条件探究,灭火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呢?大家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完成:
(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三:是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猜想二不正确
步骤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交流】  
步骤二中小红认为选择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为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使用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Ⅰ
 
表中,化学方程式Ⅰ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
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
现象Ⅰ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现象I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
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铁质水龙头长期使用容易生锈,小明从自家水龙头上取下一些铁锈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2)实验结束,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现没有气泡,这说明生成物中              (有或没有)铁。
为解释这个现象,小明查阅下列资料:
Ⅰ.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Ⅱ.某炼铁厂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下图。

通过分析资料确定:
①700℃时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的产物是        (填FeO或Fe3O4或Fe).
②小明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A、B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分别由H、C、O、Cl、Ca、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用下图装置(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若在I中加入一定量固体A和液体B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发现Ⅱ中有气泡冒出。则A、B可能为(至少写出符合要求的2组物质)

A
 
 
 
B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2)若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Ⅱ中液面上升,且溶液由浑浊变澄清。则Ⅱ中原液体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2013.安徽省)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烧杯中加入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另取两只试管,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并在天平上称重.

第二步: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随后再将足量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三步:将两只试管放回烧杯中,并将烧杯重新放在天平的左盘上,你能观察到天平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保持不变”).
若使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